年内新发规模缩水超四成 股票ETF首募不“香”了

原标题:年内新发规模缩水超四成 股票ETF首募不“香”了

北京商报讯(记者孟凡霞刘宇阳)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被市场认知后,股票型ETF凭借着持仓透明、风险分散等特性,一度在2019年全年实现了超1500亿元的发行盛况,部分主流宽基ETF及热门行业ETF也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配置工具。但2020年新发规模却逐步下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在成立数量接近2019年同期时,首募规模则同比陡降超四成。在业内人士看来,股票ETF的发行降温是受到市场环境、产品数量、业绩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展望2021年,该趋势或仍将持续。

随着近日公募基金年内新发规模突破至3万亿元,2020年“基金发行大年”的名号也越发响亮。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从公募各类产品的发行情况而言,也并非百花齐放。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年内股票ETF已成立71只,在数量与2019年同期75只相差无几的同时,整体新发规模却骤降超四成,由1478.12亿元缩水至766.98亿元,下滑48.11%,与2019年全年的1568.91亿元相比,更是减少过半。

就不同区间的发行情况看,对比上半年单只最高达107亿元、合计超500亿元的首募规模,今年下半年发行的22只产品中,仅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的成立规模超过50亿元,达到61.55亿元,其余多数则低于10亿元,甚至部分还在2亿元的成立线附近,累计规模约为228.96亿元,尚不足2019年同期的1/5。

对于近期股票ETF新发规模大幅缩水的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包括产品数量、市场行情、关注热点、业绩表现等多方因素。

沪上某公募策略分析师认为,随着早期宽基ETF赛道的竞争排名落定之后,2019年开始,行业主题ETF的赛道争夺渐趋白热化。而某一只行业主题ETF想要具备较强的生命力,首先必须要布局一个有着清晰投资逻辑的长周期赛道。但从个人角度看,目前A股市场较好的行业赛道,相应的股票ETF布局大多趋于饱和。因此,马太效应也使得偏向同质化的产品能募集到的规模越发有限。

北京某大型公募内部人士则指出,与过去的2018年和2019年不同,今年以来,国内A股结构性行情更加突出,主流宽基指数ETF的年内涨幅,大都不如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同期表现,也就导致了投资者对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关注度提升。与此同时,当前发力布局股票ETF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较少,但布局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机构众多,在“发行大年”的背景下,公募行业整体主推和宣传的产品也就以主动权益类产品为主,导致被动跟踪的股票ETF曝光度降低。

正如该内部人士所说,以当前股票ETF中数量相对较多的上证50ETF、沪深300ETF和中证500ETF为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数据可统计的7只上证50ETF的平均净值增长率约为19.99%,沪深300ETF和中证500ETF的平均业绩分别为25.69%和23.69%。然而,同期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则分别为52.26%、50.33%和36.2%,一经对比,高下立判。

“其实从近年来产品发展加速和成交额增长的趋势能够看出,投资者对股票ETF的认知和认可程度是不断提升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受股票账户要求、场内交易门槛以及对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股票投资能力等限制,当前股票ETF的受众仍相对有限,也使这类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暂时受到了影响”,前述公募内部人士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股票ETF新发疲态已显,但存量产品的成交额则蒸蒸日上。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年内已有279只股票ETF合计实现成交额55519.35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25064.08亿元,同比增长121.51%。从单只产品的情况看,13只基金的成交额破千亿元,最高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高达4530.18亿元。

对此,上述公募策略分析师坦言,股票ETF成交额的大增,反映了注册制下个股的分化逐步加大,众多股票投资者也因此意识到通过传统博弈的方法布局个股的风险比较大,开始借道股票ETF布局股市的现状。虽然2021年股票ETF发行降温的情况或将持续,但未来股票ETF的赛道有望更加细分,并向投资者充分展现其工具属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