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绩下滑趋势下,莎普爱思切入医疗服务领域。10月11日,针对收购医院100%股权一事,莎普爱思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是公司布局医疗领域的举措。根据莎普爱思披露的公告,公司拟5.02亿元收购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医院”)100%股权。
泰州医院是二级甲等专科医院,设有包括妇科、产科、儿科、产后康复科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20余个医疗医技科室。2019年,泰州医院实现营收1.72亿元,实现净利2879.02万元。
作为一家以生产、研发和销售化学制剂药和中成药为主要业务的医药制造企业,莎普爱思的业绩长期依赖于核心产品滴眼液产品。2014-2017年,莎普爱思滴眼液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6.35%、72.03%、77.03%及73%。
不过,受“神药”事件影响,核心产品能给公司带来的业绩贡献越来越有限,莎普爱思业绩持续走低。2017年12月,相关报道指出,莎普爱思滴眼液被批准的适应症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但该公司在广告中模糊掉“早期”二字,宣传可以预防治疗白内障并列举相关症状,存在用症状替换疾病现象。
随后,被广告效应催高的公司业绩开始失灵。2018年,莎普爱思滴眼液销售量同比下降51.51%,给公司带来的营业收入也同比下滑52.58%至3.25亿元,报告期内,莎普爱思滴眼液业务营收占比下滑至53.5%。同年,莎普爱思业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根据最新2020年半年报,莎普爱思业绩颓势持续,其营收同比减少47.93%至1.38亿元,亏损1456.11万元。另外,在国家监管部门2017年12月的通知要求中,莎普爱思需在三年内拿出滴眼药临床实验的一致性评价结果,如果不能顺利通过,产品便不能再在市场上销售。莎普爱思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滴眼药临床实验一致性评价尚在有序推进,但存在不能通过的风险。如果该产品不能继续生产销售,将对公司经营和业绩造成巨大影响。
业绩陷入困境的莎普爱思于今年1月迎来新的掌门人,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养和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林弘立、林弘远兄弟。彼时,莎普爱思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控股权生变后,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不会有改变,仍以医药为主。针对此次切入医疗服务领域和原有产品线如何协同等问题,莎普爱思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公告为准,未给予更多回复。
根据莎普爱思公告中的说法,公司原有医药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产品较为单一,公司拟通过本次交易切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医疗服务行业,有利于公司业务拓展,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林弘立、林弘远兄弟收购莎普爱思之后将资产注入,更多是为了将旗下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转移至莎普爱思实现增值变现。
据悉,此次公司拟收购的泰州医院股东为莎普爱思现实际控制人林弘立、林弘远兄弟所控制的公司,构成关联交易。这也引发了上交所的问询。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莎普爱思结合业务规模、人力资源、经营资质等方面,对比分析泰州医院所处的行业地位及核心竞争力;说明泰州医院业务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和整合难度,是否存在其他控制及管理风险,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