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保证保险“代理投诉”频增 监管:维权不需要“借帮手” 正确维权“三步走”

原标题:近期,北京银保监局收到多起消费投诉,反映消费者因为资金周转需要,为了获得增信服务,提高贷款成功率,购买了保险公司的贷款保证保险,顺利获得贷款后又发现每个月除了需要归还银行贷款外,还需要支付保险费。由于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经济能力下降,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和保险费引发争议。

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各地银保监局相继发布了关于购买贷款保证保险的消费提示。

三类人可选择贷款保证保险增加贷款成功率

个人贷款保证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增信服务,是对贷款还款的一种担保措施。在投保人(借款人)无法按照贷款合同中双方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欠款时,由其购买保险的公司来承担偿还责任。

个人贷款保证保险虽然融资成本高于普通的银行贷款,但是对于部分无法通过常规渠道获得贷款的消费者而言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三类人可以选择贷款保证保险来增加获得贷款的成功率:

资金周转困难急需贷款:部分消费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经营中常常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选择投保贷款保证保险从而获得贷款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有贷款需求无法提供担保或抵押:部分消费者有贷款需求,但是无法提供房屋、车辆等作为抵押物或提供其他担保,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资金需求量不是很大,通过购买贷款保证保险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资质无法满足银行直接贷款要求:对于借款人来说,在本身资质不足以满足银行个人贷款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一般消费者在申请此类贷款产品时,银行会降低对申请人的要求,但其投保的保险公司会依托大数据对投保人之前的投保情况、征信记录等进行严格筛选。

消费者应充分了解贷款保证保险功能和特点

剖析这一险种,贷款保证保险至少涉及三方甚至四方主体。具体而言,投保人(借款人)、保险人(保险公司)、贷款人(银行),有时还会有融资担保平台参与。

在融资成本上,消费者的融资成本至少包含两至三方面。一是银行的贷款利息;二是保险费;三是如果有第三方融资平台参与的,还需要支付担保费。

因此,消费者应充分了解贷款保证保险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认真阅读个人征信业务授权书、保险产品介绍等一系列贷款合同和保险合同条款,务必确保在已详细了解并知悉所有材料后,再行签署相关文件。消费者应确保本人购买,避免指定他人代为操作,勿将个人信息随意告知他人。

需要强调的是,投保人(借款人)在未还清贷款前提前退保,将导致被保险人的信贷损失风险上升;投保人(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时,保险公司代替投保人(借款人)向银行偿还贷款后,将向投保人(借款人)进行追偿。同时,投保人(借款人)的违约情况将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对未来的贷款、出行、就业等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部分“代理投诉”给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施压、牟利

近期,北京银保监局在监管中发现,有部分“代理投诉”人,向消费者收取几十元至几千元不等的投诉费用,代理其反复向监管部门提起投诉、信访、举报等,给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施压从而牟利。

据了解,对于退保投诉不正常增多这一问题,保险公司从去年初便发现“苗头”。从保险行业情况看,一些保险公司退保投诉量同比增长几倍到几十倍不等。

在行为人的组织形式方面,从保险公司接触到的投诉用户看,“代理投诉”多活跃于互联网,他们的组织性比较强,有不少专门组织退保的QQ群和微信群,甚至还会利用短视频网站、直播间等方式教唆用户退保。

这类“代理投诉”人群往往专业度高,熟知保险法律法规,但往往会利用法律法规进行“断章取义”式的投诉,或者不同法律法规的“肆意嫁接”(例如,将监管叫停网贷搭售的意外险与借款保证保险进行混淆),并且口径高度一致,投诉内容多为:不知情投保、捆绑销售、强制搭售。而保险公司销售借款保证保险的前端页面通常有明确的提示页面,并且会给到用户进行选择是否购买保险。

处理此类“代理投诉”问题,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消耗,尤其是占用了处理正常客诉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拉高运营成本。对于整个保险行业而言,会干扰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损害行业形象,混淆消费者认知。

另一方面,“代理投诉”同样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用户听从教唆拒不按期还款将会影响个人征信,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非法代理存在风险隐患。

维权不需要“借帮手”,正确维权“三步走”

既然如此,消费者该如何合理维权?北京银保监局提示:维权不需要“借帮手”,正确维权“三步走”。

一是发生民事纠纷直接找机构:消费者在投保贷款保证保险后发生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拨打金融机构的投诉电话、邮寄信件等方式向金融机构进行投诉,主张民事权益。

二是纠纷难以协商可以找行业调解:如消费者涉及银行贷款纠纷,未能与银行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或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三是发现金融机构违规可以找监管:消费者发现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等违反相关银行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可以向违规金融机构所在地的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