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即将诞生?银保监会: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

原标题: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即将诞生?银保监会正式回应: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北京报道

我国有中小企业近3000万户、个体工商户7000万户,作为庞大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近些年,中小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徐葵君建议尽快建立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近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文对“关于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的提案”给予答复。银保监会表示,从新设银行的财务可持续性;新设银行需要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持续投入;新设银行的人员设置和网点布局;新设银行的服务对象等多方面考量,“新设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需进一步深入充分研究论证。”

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徐葵君建议尽快建立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并表示,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是金融界的一件大事,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国金融业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强劲有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徐葵君建议,可以分两步走方式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第一步是,在中央相关部门的牵头指导下,会同中小企业集聚的地区政府,先行筹建区域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第二步是,在区域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取得良好经验的基础上,再适时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此后,银保监会等四大部门协同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将此事提上日程。此时,外界猜测,首家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或即将诞生。

近期,“关于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的提案”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正式给予答复。

银保监会发文表示,对于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需要从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布局出发,充分理顺现有体制机制,统筹考虑新设机构的功能定位、公司治理、运营成本和收益,做到既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又要风险、成本可控,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保监会提出:“新设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需进一步深入充分研究论证。目前应充分依托现有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服务模式,以此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新设银行的财务可持续性。一家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和发展,除了履行其特殊的职能外,在实际经营中也需遵循市场化规律,坚持保本微利、财务可持续的原则。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决定了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应大大低于市场利率,但由于中小企业固有的风险特征,生命周期短,贷款风险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很难实现财务可持续。

与此同时,新设银行需要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持续投入。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靠自身经营很难实现财务可持续,必须依靠外部的财务支持才能实现保本微利,可持续经营。所以,只能依靠各级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分担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财政性资金投入来弥补银行亏损。

此外,新设银行的人员设置和网点布局。我国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分散化的特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目前还仍是“人海战术”,新设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需新铺设庞大的服务网络,以及配备培养大量专业人员。设立后还需建立地缘、亲缘、人缘关系,深入基层、下沉服务,造成时间周期长,劣势明显的服务短板,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在新设银行的服务对象方面,银保监会表示,新设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信贷规模有限,如何让单一机构在有限的贷款规模下满足全国数千万的中小企业信贷需求,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我们要统筹考虑新设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与现有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通过差异化、多元化的市场定位分层次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避免出现同质化竞争、存款大‘搬家、客户大‘迁徙现象。”银保监会发文表述。

推动政策性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同类,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分别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外贸金融和“三农”建设等业务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信贷支持,同时还通过与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银行合作发放转贷款方式,向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间接提供低利率融资支持。

近期,受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要发挥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

银保监会表示,其同人民银行持续推动政策性银行从三个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首先,加大人民币贷款投放力度。截至6月末,三家政策性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合计新增1.52万亿元,同比多增6045.3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9.11亿元,同比增长29.2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9.69个百分点。二是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疫情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免收罚息,不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

同时,增加转贷款规模,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6月末,三家政策性银行转贷款余额合计2918.49亿元,新增1361.5亿元。

此外,政策性银行转贷款平均利率2.99%,比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2.95个百分点。同时,三家政策性银行与网商、微众、新网等互联网银行合作,通过互联网银行大数据风控技术,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线上贷款支持。

截至6月末,三家政策性银行共向互联网银行授信155亿元。四是合理优化疫情期间业务流程。合理简化办贷流程手续和证明材料要求,切实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求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能“一刀切”地强制要求增加增信分险措施。对参与抗击疫情应急生产服务的中小企业的临时性用款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加急办理授信审批放款手续。

今年以来,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提高信贷投放量和覆盖面,降低融资利率。

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40.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6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9.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2363.28万户,较年初增加251.35万户;2020年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