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销售信托产品时经常遇到抢不到额度、无产品可卖的情况,100万的小额客户可能都买不到非标信托产品了。”沪上一家信托机构的理财师直言。
近日,多位信托投资者表示,信托理财产品尤其是非标类的产品遭到“哄抢”,100万元起步的小额产品“根本买不到”。
有业内人士直言,去年银保监会出台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集合信托投向非标资产进行了50%的比例限制,信托公司早已开始参照执行,非标融资类信托规模不断压降,后续“非标资产紧缺”的现象将持续。
非标信托产品遭抢购
“我现在已经到了没有产品可买的地步,之前100万元就能买到非标信托,现在信托经理却说300万元都不一定能抢到,因为他自己手里的额度已经不够用了。”信托投资人老王提起近期的投资窘况颇为苦恼。
据一位信托产品销售人员透露:“现在信托公司发行的项目本来就比较少,高收益的产品更少,小额的信托产品一发出来就被抢,还需要客户预约排队。有信托公司为了留住客户,要求如果买100万额度的产品就需要有300万的资金留在本公司,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非标类资产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信托公司在标品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只能不断压缩非标。”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以来,信托产品向净值化、标准化转型已成确定之势。去年5月,银保监会出台《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集合信托投向非标进行了50%的比例限制。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多家公司已参照该办法执行,甚至部分公司的非标融资类业务已经彻底停摆。
而从去年的月度数据来看,融资类信托的成立规模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只有年末略有回升。
优质资产稀缺
进入2021年,部分信托公司人士反映,资金紧张情况相比于往年已有所缓解。“新年首月的发行情况也证实了当前的产品募集不再像去年某些时候那样困难。”某中型信托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但在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信托业或面临优质资产匮乏的情况。
而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变化也反映了优质资产的稀缺。
数据显示,上周(1月25日1月31日)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02%,环比减少0.25个百分点。
用益信托研究员分析称,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下行压力依旧存在。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大部分企业无法承受融资成本变高;二是信用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偏向选择高信用等级的交易对手,导致信托公司间的竞争日渐激烈,优质交易对手的融资成本也在下降。
沪上一位资深信托研究员分析称,今年企业的经营绩效压力依然较大,加之部分企业高杠杆运行,信用风险压力仍较大,导致优质资产规模进一步缩减。同时信托公司仍在主动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造成了优质非标产品供不应求。
发展标品业务刻不容缓
优质资产稀缺叠加监管趋严,让发展标品业务成为信托公司的当务之急。
“在政策推动下,居民资产配置向标准化金融资产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信托公司必将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大发展及居民资产配置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进向标品业务的转型。”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邓婷表示。
不过,一位信托公司业务部负责人也坦言,由于标准化信托产品会配置股票、债券之类的投资品种,且为浮动收益率产品,从投资者目前“哄抢”非标产品的情况来看,他们对标品信托的接受度仍较低,信托业的投资者教育道阻且长,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中建立核心竞争力也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