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前海人寿保费、净利润双增长,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评级连续两季为C

保险公司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中,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的变化值得关注。报告显示,2020年2季度、3季度,该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已经连续两期被评为C级,沦为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主要受操作风险得分较低拖累,整改已在同步进行。

近年来,前海人寿持续发力“保险+医疗+养老”,深耕健康产业,形成2家在营、8家在建、5家定位规划设计中的养老院、医院产业格局。业内人士介绍,前海人寿选择医养路径进行转型,能与股东方的地产优势相结合,不过,高投入、慢回报的医养重资产模式,关键在于能否打造出品牌效应与知名度,与寿险主业形成良性联动。

保费、净利润双增长,业内:业务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2020年2、3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主要为公司操作风险得分较低”,前海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

根据2021年1月下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需要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个要求。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要求的,均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截至2020年4季度末,前海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5.3%、132.99%,而最新一期也就是3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据此来看,前海人寿偿付能力未达标。

此外,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或严重的C类和D类保险公司,监管部门会根据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监管措施。

蓝鲸保险从业内了解到,操作风险的发生,是因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也包括法律和监管合规风险。操作风险本身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但主要由内部因素特别是管理缺陷引起。

“比如人员操作不当,行为不合规,给公司带来损失和影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对蓝鲸保险分析称,其指出,操作风险属于保险公司固有风险的范畴,意味着客观存在、不可避免,若是评分偏低、出现较为明显的操作风险,“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譬如,严格、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防范个人非理性行为,弥补信息不足等。

操作风险是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对寿险公司自身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提高内部抗风险能力,是必修的核心竞争力。

在报告中,前海人寿也表示,根据偿二代监管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积极开展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和整改工作。三季度,公司全面完成了操作风险字典库的建设项目,通过构建风险因子、事件类型、影响类型、控制活动四大模块,将公司的操作风险概念、工具、分类进行全面整合。四季度,启动了2021年风险偏好体系更新与优化工作,来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精准管控。

业绩方面,2020年,前海人寿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83.47亿元,与2019年的765.4亿元相比,上涨2.36%,实现净利润11.39亿元,较上年的6.04亿元,涨幅高达88.58%。

近年,前海人寿持续加强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产品的开发销售,推进业务结构升级和价值转型,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220.45亿元拉升至2019年的765.4亿元,2020年进一步上行。

从利润趋势来看,2016年前海人寿实现净利润40.99亿元,达到峰值,次年下滑至14.05亿元,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9.45亿元、6.04亿元,相对平稳。但细分来看,不难发现,前海人寿利润来源的重要支柱,是其投资收益而非承保利润。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投资收益都在100亿元之上,2019年投资收益也高达78.39亿元。

对此,郭振华评价称,“前海人寿保险业务盈利水平不是很高,投资收益是主要利润来源,保险业务质量有提升空间”。

“前海人寿作为保险企业,却更长于投资而非人寿保险业务,需要加强承保端能力,目前监管环境下,保险公司的首要任务还是保险业务而非投资,投资只是附属于保险业务的业务”,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

补足粮草,两笔股权转让前海人寿回笼百亿资金

纵观转型后的前海人寿发展基调,无疑是推进健康产业布局,持续打造“保险+医疗+养老”的保障服务体系闭环。

2018年,深圳前海人寿幸福之家养老院开业,这是前海人寿投资建设的首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供超过500张养老床位;2019年10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进入试运营阶段,并在11月开始正式接诊。经过6年耕耘,前海人寿现已形成2家在营、8家在建、5家定位规划设计中的养老院、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产业格局,覆盖深圳、广州、南宁等多个区域中心城市。

去年10月,前海人寿总经理沈成方公开介绍,公司计划在未来5-10年内兴建30家以上医院、养老院以及高端医养结合项目,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覆盖全国重点地区、并与寿险主业相呼应的医养服务网络,实现医养服务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打通保险、医疗、养老的业务闭环。

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特性,也注定与医疗健康产业能够碰撞出协同空间及发展契机。“从转型路径来看,前海人寿选择的医养方向是符合政策及行业趋势的,与未来市场需求相匹配,关键在于能否打造品牌和知名度,与保险主业联动,进而保证利润”,郭振华指出。

“医养转型是前海人寿回归人寿业务的重要举措,能与宝能系的地产优势相结合,医养大健康也是政策红利窗口之一,具有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性高等特点”,沈萌分析道。

不过,保险公司自营医院和养老院属于重资产投资,资金投入大,但回笼资金速度较慢,业内人士介绍,“约8-10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要想彻底收回成本乃至盈利,需要更长周期”。按照前海人寿的规划,30余家医养结合项目,显然需要一大笔资金。

从前海人寿自身来看,截至2020年4季度末,净资产270.09亿元,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5.3%、132.99%,尽管满足监管需求,但处于行业相对较低的水平,伴随业务拓展,也会对偿付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意味着需要充足的可用资金。

除了股东增资补足资金,还能变卖资产。2020年以来,前海人寿的两笔股权转让值得关注。3月,前海人寿公告称,与钜盛华全资子公司华利通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韶能股份(000601,股吧)(000601.SZ)19.95%股权进行转让,交易金额约26.43亿元,考虑到买入成本、溢价等因素,股权转让价格超过市价;4月,前海人寿与钜盛华子公司中山思运签订协议,将杭州新天地集团82%股权全部转让,交易金额108.01亿元,据悉,前海人寿对杭州新天地集团的投入在14亿左右,持有不足5年,回报可观。

同期,蓝鲸保险梳理发现,前海人寿陆续向多个子公司提供股东借款或增资,或更换借款账户形式,支持商业、办公等物业地产项目开发,合计投入约40亿。

“脱手长期投资,回笼资金,首先能保障公司自身流动性,减缓资本压力,其次,将部分资金配置于其他固定资产上,也能优化配置结构,降低投资运营风险”,郭振华分析道,在其看来,这也是前海人寿出售股权的考虑因素。

“前海人寿将部分长期投资转让给关联公司,表明宝能系对相关资产未来价值潜力的信心,溢价收购关联资产也符合市场交易原则”,沈萌表示,商业物业相对而言投资风险较低,也更符合保险公司进行险资管理的偏好。(蓝鲸保险 李丹萍[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